2.1
封面
“封面”又称“封一”,一般应列出
3项:书名、著
(译
)者姓名、出版社名。
(1)
书名
包括正书名、副书名、丛书名、卷次、版次及说明书名的文字
(如“普通高等学校使用”
)等。初版不标版次,修订再版需标“第
2版”、“第
3版”等,不标“修订版”、“修订
2版”。
(2)
著
(译
)者姓名
著译者在
2人以上时,应标明排列次序。封面著
(译
)者署名一般不超过
3人,超过
3人时,可只列出主要著
(译
)者,并在其后加“等”字。第一著
(译
)者对著
(译
)者署名方式负全责。根据稿件编著的性质,一般在著
(译
)者姓名后应注明编、主编、著、编著、编译、译等字样;有时也可不标注著作性质。
2.2
书名页
书名页指在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,或称“内封”。
书名页正面
(扉页
)上书名、出版社名应与封面完全一致;著
(译
)者可多于封面列出的,也可全部列出。扉页全部信息必须准确无误,以著
(译
)者提供的文字材料作为依据。
书名页背面
(版权页
)供读者了解书籍出版历史、出版时间和地点,它是每种图书出版的历史性记录,主要由出版社处理。
2.3
内容提要
简明扼要地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、特点和读者对象等,供读者选购作参考。它不是章节目录的摘抄,要写得重点突出、简明扼要。字数一般是
200~
300字。
2.4
序、前言
著
(译
)稿一般应有前言或序,用以说明著、编、译及出版本书的指导思想、意图和本书的内容、特点及其评价,还可介绍写作经过和著
(译
)者分工情况等。由著
(译
)者写的“前言”、“译者的话”等,文后不必署名;非著
(译
)者写的“序”、“出版说明”等需署名。修订再版的书一般应有再版前言,用以说明再版的动因、主要修订内容及其他相关情况。再版前言通常放在本版前言的前面。
2.5
目录
把书中的标题按篇、章、节的顺序排列,放在正文前。通过目录可以看出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,并有利于查阅正文。目录必须与正文标题一致。目录列到哪个层次,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,一般采用
2~
3级。
2.6
正文
(1)
内容应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,不得有政治性错误,不得泄露国家机密;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,不得有剽窃他人著作的行为;引用他人资料、数据、图表应注明出处。发现翻译书的原文内容有政治性问题
(参见附录
A。
)应予删改;发现翻译书原文有科技性错误,译者应纠正并加以说明。
(2)
编写大纲、体例、字数等应符合事先与出版社商定的要求。
(3)
文字、数字、标点符号、名词术语、量和单位、插图插表等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。
(详见“
3 正文编写的主要规则”。
)
2.7
附录
只收录本书有必要附加的数据、资料。附录有多项时,应在所有附录前列出“附录”二字,并加以排序,如“附录
A”、“附录
B”。
2.8
参考文献
参考文献是指在编著本书时参考的主要图书、文章、资料。一般只著录最必要、最新并公开发表的文献。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。为维护原著
(译
) 者的著作权和便于读者查核,参考文献必须按规定写明:著
(译
)者、书名
(或文章、资料题名
)、出版地、出版社
(或刊物、报纸名称
)、出版年份
(或刊号及页码
)。参考文献可随文以“页末注”的形式标注,也可在文后、全书后面集中列出。
(详见“
4 参考文献的编排方法”。
)
2.9
索引
索引是把书稿中的项目和内容摘记下来,按一定规则排列,标出页码,附在书后。索引有内容索引、作者索引、名词索引、地名索引等等。一般大型书稿均应有索引。